这一改革将有助于解决日益扩大的收入不均和种族不平等问题,提高家庭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并产生巨额储蓄。这些储蓄有助于减税、削减赤字,以及对重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进行再投资,为最急需住房人群提供便利。因此,在国会考虑税收改革之际,改革抵押贷款利息扣除政策应排在议事日程中最优先考虑的事项。
在《韩中自贸协定》生效刚满1年的时候评估其对韩中两国经济的影响或许有些草率和急切。然而,在协议生效1周年之际研究因此协议而催生的变化并寻求增强韩中自贸协定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针对非政府武装组织有效控制下的平民的人道主义行动近年来面临着一重新出现的障碍:制裁和反恐措施要求各国确保基金和其他资产不会直接或间接使此类组织获益。银行必须遵守同样的制裁和反恐限制。直到最近才发现这些限制和增加的金融服务成本对人道主义援助者在某些情况下活动能力造成了重要影响。
印度外交政策涉及领域丰富且广泛,为一系列话题和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主义材料。近期有三本新书着眼于评估印度外交政策工作连续性中的变化,本文对这些书目进行了评述。作者呼吁应用新的模式来理解印度的国际、地区、国内的定位和行动。虽然调查文献还没有提供新的范式,部分结论已经表明了新方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以我国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中西亚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未来6-8年,亚洲每年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亚洲每年基础设施资金需求约为8000亿美元。
中美2016年最终经济数据已出炉,欧盟的则还没有公布,但其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基于最新统计数据曾预测,这一增长率(1.9%)将会持续到2016年底。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提出要在未来10年让美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4%,并实现增加就业2500万的宏伟目标。但IMF预测美国今年经济增速仅为2.3%,明年也不过2.5%,要实现4%的目标谈何容易。从最近30年美国的经济增速看,绝大多数时间都远低于4%,期间只有个别年份年处于4%之上,最高也不过4.7%。
在美国联邦法官一词通常是指,依照美国宪法第三条,经美国总统提名并被美国参议院批准的法官。美国在不同地区建立了13个联邦上诉法院和94个地区法院。这些法院的每个法官都属于联邦法官,目前共有3000多人,罗巴特就是联邦法官中的一个,并不是位置显耀的大法官。
这一法案诞生于华尔街危机后的2010年——其时算是危机最深重的时刻。美国上下和国际社会对于华尔街投行大佬雷曼兄弟的破产进行了深度反思,美国和国际社会认为只有强化金融监管才能避免金融危机。因此,《多德—弗兰克法案》就是一部强化金融监管的法案。
废除奥巴马时代的平价医保,放弃TPP(跨太平洋夥伴关系协定),落实墨西哥边境“建墙”计划,发布对7个伊斯兰国家的“禁穆令”。对北美NAFTA(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谈判,开罪加、墨两个邻国。和澳大利亚总理发生有违礼仪的“电话外交”风波,在北约和欧元问题上得罪欧洲国家。
媒体注意到,特朗普上任伊始首先清算奥巴马的政治遗产,就职几小时内就签署的第一份行政命令直指平价医疗法案,要求“最大限度降低该法案可能产生的财政负担”。接着在就职后的首个工作日宣布美国退出TPP,并已正式通知其余伙伴国。24日特朗普又签署行政命令,决定重启备受争议的美加“拱心石XL输油管道项目”,推翻了奥巴马任内否决该项目的决定。
这还只是开始,特朗普的建墙计划也在启动,美墨边境阻挡移民的“长城”正被特朗普变成现实,而且他还要墨西哥出钱。这让拟议中的美墨首脑会谈功亏一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也要重新谈判。最吊诡的是特朗普发布了严控叙利亚、伊朗等七个伊斯兰国家的移民政策,而且让其他国家的移民遭遇池鱼之殃。
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之间“充满敌意而且剑拔弩张”的电话通话扰乱了许多美国和澳大利亚人的神经。两国联盟的支持者迅速行动来缓解这种紧张情绪,但迷惑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澳联盟很强大,但这不意味这这种联盟无需加固来抵挡无法避免的挑战。
欧洲理事会成员于2017年2月3日通过了有关移民问题的《马耳他宣言》。《宣言》的通过代表着“独眼”安全导向战略的延续。这一安全战略阻碍了更为全面的欧盟移民法规和政策的出现。对于未来的挑战,没有解决高招。相反,欧盟必须制定超越当前政治气候的政策,并给出一套能够以整体和全面的方法解决移民问题的具体建议。
美澳联盟将在特朗普治下存续下去。由于符合两国的利益,这一联盟已经持续了75年。但是,澳大利亚的官员需要调整特朗普时代同盟管理的方法。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重新点燃了2010年暂停的货币战争。同管理国家的复杂任务相比,处理贸易问题可能更符合特朗普过去的经验,在贸易领域炫耀实力或让他极为舒服。
保持同中国紧密的经济联系仍是英国退欧后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但英国对中国不加批判的政治承诺已经改变。此前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暂停就是例子。
在美国立法者继续打击印度新经济的重点领域——技术行业的情况下,印度和美国可以继续进行战略合作吗?从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经济第一的宏观外交战略政策而言,答案是不太可能。无法阻止美国人寻求印度技术工人的职位可能成为印度外交界数十年来遭遇的最严重打击。
显示 32207 条中的 27421 到 2744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