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忙于象征性地退出与美国签订的冷战协议,比如近期莫斯科暂停了核研发合作项目。随着俄美关系跌至冷战后最低点,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面临难以挽回的前景之后。俄罗斯复苏众多手段中引起较少关注的是普京的管道政治。克里姆林宫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市场的南方路线具有特殊意义。
2016年9月9日朝鲜进行了自2006年开始的第五次核试验,包括一枚几近标准化的核弹头。虽然这种说法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但有三个趋势不容忽视:朝鲜正朝着建立核导弹威慑的目标发展;现有的多边和双边制裁没有阻止这种进展;平壤不会进行谈判或讨论其方案,直到其发展出全面核能力。
德国政治出现猖獗的民粹主义,东德尤为严重。在德国目前的政治竞争中,重要的不是左翼还是右翼,而是主张开放还是封闭。传统党派势力下降,德国民粹主义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难民潮。这使得德国总理默克尔失去了很多选民支持。欧盟在经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危机后面临内忧外患。没有德国领头,欧盟很难重振。
近日,在上海合作组织(SCO)领导人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会议上,中国正式提议成立SCO银行,以促进发展并“加强金融合作”。SCO银行再次提醒新德里应对中国在亚洲资本投资上的战略影响保持敏感。
英国国家发展研究所专家BenRamalingam等人在《事关国际发展的十大前沿技术》一文中表示,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可重塑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前沿技术在国际发展和人道主义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在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的同时,欧盟采取的差异化措施对巴以和平进程产生了有效的影响。
从国外的情况看,不少原来威震全球的明星银行,王冠坠落,光环褪色。在美国,安然度过金融危机、市值一度跃居全球第一的富国银行,因虚开客户账户,被监管当局处以巨额罚款。在欧洲,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着150年历史的德意志银行,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濒临破产的边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任务之一。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国总统大选倒数4天,最新民调反映选情紧绷。尽管目前的主流民调仍然显示希拉里·克林顿拥有更大胜算,但笔者认为,金融市场必须将唐纳德·特朗普当选当作常规乃至大概率事件,而非一般认为的小概率事件,并且注意“平局”这个小概率事件。
全球治理体系是随着全球化而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而全球化实际上又是我们对现阶段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的概括。换句话说,世界主要国家的相互关系发展成为世界格局;在这一格局中,主要“主体”博弈形成或默认的“规则”即是国际治理体系。而当国际体系发展到全球化阶段,这种规则即成为全球治理体系。随着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治理体系也必然随之变化。但从“实力”对比的变化到“规则”的变化,往往有一个时间差,而且要经过“博弈”。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的背景。
2013年,亚美尼亚在俄罗斯的施压下放弃了同欧盟签订全面贸易协议,之后又加入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亚美尼亚与欧盟的关系自此进入战略停滞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推进,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工作。过去十多年间,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地,在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支持企业重组改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落实政府重大决策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在试点工作中借鉴学习。
在脱贫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建设工作,财政资金需求也比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的情况,好多资金没有办法用到最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供暖季节。 一些学者开始讨论何时供暖、供暖计量收费与补贴的公平性以及供暖的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供暖,不仅关系民生,也关系到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乃至蓝天白云。因此,认真研究城乡供暖发展战略及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企业减负的政策体系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并且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建设,为切实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企研究室主任项安波表示。
自2004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发展体系,农业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从2004到2015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4%,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8%。但是,农业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与一般商品市场相似,较理想的碳价格形成机制应是市场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碳价格的涨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增加,则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则价格下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碳排放权清晰,碳交易规则公平合理。
新动能只能通过提升效率来提高,效率提高只是新动能的表象,如何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手段才是新动能的实质;提高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手段可以概括为供给侧“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或者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并非平行的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是根源性发动机,因为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都依赖于或受制于制度变革。
显示 32215 条中的 29041 到 2906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