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不仅是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实现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期盼的必然要求,还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最佳选择。要将“绿色发展”从口号变成现实,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方能使绿色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G20不仅是其成员国政府之间合作的高端平台,还是其社会层面对话交流的立体平台,中国的企业、智库、青年、女性、非政府组织等各类群体通过主持和参加G20的相关配套活动,似是经历了一次全球治理活动的洗礼,对于培育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具有长远的意义。
展望G20杭州峰会的预期成果,具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值得关注:一、G20杭州峰会成立了贸易投资工作组,推动了贸易部长对话机制化。二、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方面,杭州峰会的贡献最为突出。三、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实质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合作和制度建设。
不顾日本民间的反核情绪,日本政府一直在核威慑领域与美国积极合作,两国也一直在进行双边威慑对话。日本在“国家安全战略”(2013年)中就指出美国的核威慑“不可或缺”,并同意与华盛顿密切合作。在未来几年,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在其对美国的核威慑承诺和对日本公众反核情绪的清晰认识间维持平衡。
强有力的经济恢复需要财政刺激提振需求。融通性货币政策是经济恢复的前提,但是没有财政支持,货币政策自身也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央行也许能够快速将通胀恢复到预期目标。但当经济深陷泥潭时,不应将扭转经济大局的全部希望放在货币政策上。
量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让窃听或拦截通讯行为更为困难。但量子通信系统可能并非铁板一块。可以肯定,这一系统的量子部件都是安全的,但这一系统也包括电器元件和人工操作。这些新系统中存在薄弱环节,而这些薄弱环节将成为打击的目标。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国际军事力量创可贴式的救助方式似乎不再奏效,和平进程之路进入死胡同。阿富汗的难民几乎无处可去。在当前不稳定的局势下,巴基斯坦也已不再欢迎他们。阿富汗人民能够在哪里寻求安全的避难所?2016年10月上旬参加布鲁塞尔会议讨论阿富汗问题的国际成员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
欧洲大陆伙伴关系将包括在商品、服务、资本流动和部分临时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参与,一个新的政府间决策体系,以及为保护这个深度一体化市场的均一性的共同规则的实施。英国对欧盟的政策将拥有发言权,但最终权力仍归于欧盟。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大伞之下,培育贸易与投资机会将成为G20成员的首要任务,而且三个全球性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在各自开发它们自己的跨国贸易路线计划。这些重大贸易计划可以成为国家间合作与经济增长的契机,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未来冲突之源。
随着伊朗核协议的实施、艰难开展或者最终取缔,以色列对伊朗的观点无疑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是,以色列对该核协议的反应以及对未来的准备已经表明其未来几年的立场。以色列已经向外界发出信号,表明可能威胁区域稳定和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潜在导火索。
叙利亚不再是,也不会再成为以色列在战争或和平时期的谈判对手。有一个变弱、破碎的对手不一定是好消息,黎巴嫩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叙以冲突出现合理解决方案的前景已明显黯淡。当然,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其与黎巴嫩的关系等其他元素也有影响。
如果拉丁美洲国家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拉美工业的状况将恶化,拉美国家利用反倾销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能力将减弱。拉丁美洲可逐步采取措施,保证其与中国的商业关系给该地区带来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增长。
英国退欧的第一波负面影响正在冲击着欧洲的经济政策。由于害怕欧盟内进一步产生离心力,欧盟委员会决定不就葡萄牙和西班牙未实现约定的2015年预算赤字目标处以罚款。欧盟财务专员表示,此举是因为欧盟机构逐渐失去公众的支持。
中国将于9月4-5日在杭州举办G20领导人峰会,这将是该国的一次重要机遇,可借机展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召集力,表明它的参与对解决全球性挑战必不可少。尽管这些目标错综复杂,但作为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的主导者,组织一场由很多人参与的G20峰会最为重要。
一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8%,但其最新预期已降为3.1%。尽管4%与3%的差别看上去或许不大,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活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如果经济增长长期不温不火――影响很大。杭州峰会对改变这种局面不会起太大作用,但它使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会面并相互督促实施改革。
显示 31890 条中的 30061 到 3008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