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Sean Miner在《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可能取得哪些成就?》一文中表示,作为二十国集团(G20)今年9月份峰会的主席国,中国一直在努力留下好印象。自由化的贸易和投资对实现中国自身的增长目标而言必不可少,那么中国在G20峰会上可能推进哪些具体的提案呢?
也门共和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沙特、阿曼相邻,濒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906公里。总得来说,也门国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贫困,市场需求有限。加之战乱影响,对于也门的投资面临着不小的政治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对于也门的投资,规避可能的政治风险。
中国的银行业长期以来被国家垄断着。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银行业中更多的私人投资,是一个进步的标志:对中国消费者和长远的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潜在益处。
此次“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强调投资、贸易便利化,并最终建欧亚自贸区,是经济合作的大战略。战后国际经济体系早已遭遇重重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更是如此,欧美谈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就是为了继续制订全球化新的、更高的标准,防止中国等新兴国家制订标准。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10个省(市)地方政府今年内可实施自行发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启动,意味着我国正在探索地方政府发债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稳定、规范的发债渠道,逐步向自主发债模式过渡。尽管如此,本文认为,市场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开闸"存在担忧。
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大有作为,如果再次抓住中国经济二次发展的机遇,例如争取亚投行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将有助于促进中国香港的发债中心地位。
在过去四年大部分时间里,CNH的汇价高于CNY,中国进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远远大于出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使得CNH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但这并不能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完全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消除CNH-CNY的利差和汇差需要中国完全放开资本账户管制。
“马歇尔计划”助推欧洲有关国家实现了战后复兴,但它推动建立了北约组织,巩固了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造成了欧洲分裂,美国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方。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马歇尔计划”进行认真分析对比,不难发现二者存在根本差异。
中国正在努力从一个由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一个基于消费和服务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这一努力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动荡。由于经济衰退加剧,债务水平水平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日趋衰弱,以及滞后的生产率增长,造成的混合问题。
在“一带一路”沿途、沿线诸多国家中,目前表态支持“一带一路”的有50 多个,但是无条件支持的并不多。多数国家指望“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收益,但并未准备好投入,一些国家甚至公开恐吓,"支持不足而捣乱有余",干扰“一带一路”的建设。政局不稳或对华关系紧张,更导致立场的逆转。基础设施投资都是战略性、长期性的,有赖于沿途国家的政局稳定、对华关系稳定,要防止可能的颜色革命干扰和对华挑拨。
中国6.41亿网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可能已经观看了纪录片穹顶之下,对政府政策和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解释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是,甚至在柴静的呼吁发布之前,新政策精神中似乎已经出现了有趣的动作。今年早些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新规则,使得起诉污染者变的更容易。
未来十年,中国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与扩大内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与国际化,必由蓝海战略"海上丝绸之路"、陆权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战略相辅相成。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日登载对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专访,着重讲述他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一些见解。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西部、北部与东部同哈吉塔三国相邻,南部邻国是土库曼斯坦与阿富汗。由于这五个邻国也没有出海口,乌兹别克斯坦是远离海洋的"双内陆国"。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中国政府将很快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或者市场力量最终推动人民币出现相似幅度的贬值。这一论述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在评论家们的眼中,为了应对中国外交的大动作,印度除了交好域外大国之外,还正在自家所在的南亚次大陆"扎紧篱笆"。一方面,印度要增强与区域内日益为中国的强势经贸能力所吸引的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关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这三个拥有众多中国投资的国家;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则在认真考虑再次推动起能够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地区安全机制--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以对抗在其眼中隐然成形的以中国为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圈"。
支持美国与中国开展贸易战的人很可能利用David H. Autor, David Dorn以及Gordon H. Hanson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一步,代价是截止到2011年,美国人损失了240万个就业机会。
《利雅得峰会:从安抚到利益共享》,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ANDREA MONTANINO/EARL ANTHONY WAYNE4月21日发布。文章表示,美国和海湾国家4月21日召开峰会,这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成就可能是它竟然如期举行。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5日登载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撰写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原因并非国家强势干预,而是市场角色的增强以及私营企业的不断壮大。
《欧亚大陆再连接之欧盟》,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Marlene Laruelle4月30日发布。本文全方位审视了欧盟在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并且对未来数年欧盟在这一地区参与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
显示 31003 条中的 30801 到 30820 条结果
中企承建肯尼亚塔兰塔体育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分论坛在京举行
安徽歙县:新安江畔玉兰花开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