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寄希望于新一代数字网红与内容创作者,以打造自身在非洲的新形象。
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数字海关和货物追踪实现贸易和运输流程的数字化,南亚东部地区国家可以减少延误、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渴望争取更大的金融独立性,他们开发替代金融体系,以减少对传统体系及对美国主导地位的依赖。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欧洲也不例外,德国的情况尤为突出。
地缘政治竞争事实上推动着支撑全球供应链的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持续发展,很可能会推动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演变。
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为包容性发展提供一条变革之路。亚太地区各国可以通过分阶段整合和建立信任来加速采用。
中国自1980年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此后特区数量持续增加。这些特区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坦桑尼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正持续加强,这一关系因坦桑尼亚在中国湖南省设立新的投资中心而进一步深化。
在为期八天的国庆中秋假期,中国经历了一场真正的体育热潮。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等大型赛事将这些休息日变成了繁忙时段——无论是对球迷还是对经济而言都是如此。
中美洲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可以增强美国供应链的韧性。
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东南亚影响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领先美国成为东南亚国家最具影响力的外部伙伴。
本文研究了过去极端天气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公共和私人部门应如何防范未来的冲击并尽量减轻其影响。
尽管在国内面临政治阻力,美国企业仍积极参与能源转型。
正在形成的世界秩序是多极化的,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各国将避免结成僵化的联盟,而是采取“对冲”策略或避免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
本文探讨了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演变,并分析了其现状及其对澳大利亚未来的潜在影响。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新一轮的创新和增长浪潮,实现其全部潜力的关键在于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广泛采用。
让天然气成为非洲电力化进程中一个占比不大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改善世界上一些最贫困国家的民众生活水平。
农业一直是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支柱,对粮食安全、生计和环境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功在许多领域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在全球价值链中向上游移动,成为一个创新强国。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不同,新开发银行基于多极化和平等投票权原则成立,是绕过传统贷款实践的一种尝试。
显示 32119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