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不断发展的数字格局如何重塑亚太地区的贸易动态和监管,考察了数字经济协议,并分析了数字经济是如何推动包容性增长的。
近期出炉的一些数据表面上支持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乐观态度,但实际上所有这些数据都是回顾过去的。有初步迹象表明,真正的损害尚未到来,而且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滞胀期。
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汉语不再被视为一个无法破解的谜题,而是被理解为连接一个地缘政治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国家的文化、习俗,尤其是其经济的重要纽带。
文章探讨了东南亚关键矿产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与发展、安全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相互关系。
朗普政府削减了美国的援助项目,并向多边机构施压,要求其放弃气候项目,使其优先事项与美国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这或将严重削弱美国的软实力。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的专家在《特朗普就恢复稀土供应与中国达成协议》一文中,提出了5个关于稀土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有可能形成规模可观且互利的投资战略。
金砖国家扩员以及美国政策转向,加快了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形成。这一新的现实促使欧盟拓展其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以保持其作为有竞争力和有影响力的全球参与者的地位。
本文探讨了美国国际开发署2025年削减对研究中东的智库和学术研究中心的资金支持所带来的结构性影响。
中国各地正在寻求研究人员、学生和创新者——无论是本土培养的还是来自海外的。作为回报,这些地区正在许诺大额资金奖励以及住房、医疗、为配偶安排工作等福利。此外,还有大学许诺的优厚薪酬以及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
稀土元素生产的核心障碍并非其稀缺性。相关稀土元素通常可作为现有工业流程的副产品获得,且可回收利用。真正的障碍是中国数十年来贯彻的产业政策制造的低价优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丝绸之路”在塞尔维亚的进展。
墨西哥的前进道路需要采取双重策略:通过加强区域供应链来深化与美国产业的融合,并且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进入全球高价值市场。
不确定性促使欧洲企业高管重新审视自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可取。
尽管近几个月来,美中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中国通过增加对其他市场的出口,成功抵消了这一影响。
随着非洲加速绿色转型,中国开创性的绿色金融标准正开始塑造两地金融合作的格局。
技术创新的悠久历史表明,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和信心。当人们不信任新兴技术时,它的采用就会放缓,并促使人们呼吁加强监督和监管。
5月14日,哥伦比亚正式加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哥伦比亚的加入对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大流行病协定》确实包含有价值的想法。但它缺乏可执行的承诺或行动清晰度,这使人们严重怀疑它是否有能力对未来的大流行病防范和应对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显示 31637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