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激烈的国际关键矿产竞争已使非洲成为美国和中国的战略重点。
中国已经在电动汽车和小型无人机等领域成功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人形机器人无疑是下一个重点发展领域,而中国的目标是坐上全球头把交椅。
通过战略规划、投资和劳动力发展计划,柬埔寨有潜力在未来十年成为一个多元化和有弹性的出口经济体。
除了力争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欧盟还应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改革全球贸易体系。
本文探讨了美国在和平时期可以加强其在亚洲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的领域。
尽管电力需求快速增长,但中国清洁发电的增长首次让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下降。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进城镇化,却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产生城市贫民窟问题的国家。
2024年,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直接投资额达到100亿欧元,较上年增长47%。欧盟和英国占中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也升至19.1%,这是自2018年以来该比例首次显著回升。
人工智能(AI)、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因其不可或缺性和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关键作用而备受关注。该研究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在这些技术及其细分领域的表现进行了比较。
美国试图通过征收关税来减少其商品贸易逆差,却忽视了其在服务出口上的优势。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对东盟与美国、中国的服务贸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这些溢出效应往往出人意料,且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虽然传统的制造业主导战略不像以前那么有效,但对于今天的贫穷国家来说,它仍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前提是中等收入国家腾出它们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出口空间。
虽然非洲历来在美国外交政策重点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如今它正迅速走向美国全球关注重点的中心。
凭借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日益提升的全球排名以及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正在将自己定位成全球教育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RCEP将在塑造国际贸易政策动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东亚国家可通过该协定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身利益。
西方品牌与中国制造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开了国际贸易的新篇章,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重塑消费者的选择和全球品牌格局。
如果欧盟能像美国那样成为全球科学家的最佳目的地,那么更多的国际学生(未来的人才)可能会选择在欧盟学习和工作。
随着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QIST)的不断发展,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依赖中国。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供应着全球约60%的智能手机,它们从默默无闻者发展成为全球创新者及西方同行的强力竞争对手。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0%,苹果占19%,而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几乎占据剩余份额的全部。
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小米、字节跳动和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也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贡献。
RISC-V架构是一个规范计算机软硬件接口方式的开放的国际标准。它作为一种共享语言,设定了通信和互操作性的参数。开放标准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种协作和开发技术解决方案的途径,有助于加速创新并限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显示 31598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