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呼吁,将人工智能纳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核心工具。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共同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实现能力共享,共同治理平台赋予发展中国家决策权,以及建立融资框架奖励包容性数字投资。
印度有能力并具有比较优势去适应新的贸易形式,融入全球经济。
通过在中亚地区投资可再生能源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国不仅展示了其技术实力,还扩大了对自身设备、标准和专业知识的需求。
金砖国家的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挑战西方的主导地位,通过提供较少附加条件的资金促进发展,并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已成为应对当前全球局势下欧亚地区挑战——如俄乌冲突、中美竞争与贸易中断等——的重要多边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帝国的故事,而是互惠的故事,是在协作而非竞争中实现繁荣。
尽管面临持续的逆风,中国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仍超出预期,展现出强劲的韧性。
欧洲的数字经济面临着双重挑战,这直接冲击到了其竞争力的核心。
从汽车、电子产品到珠宝和美妆,平替消费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形成,其形成方式更多是通过市场共鸣而非国家政策。
中国正在非洲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启动大型项目,生产胰岛素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发展,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重大机遇。
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这一经济伙伴关系是两国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建立一个中国-东盟清洁能源产业机制,能够协调投资、技能和治理,将环境和社会保障措施嵌入其中,同时确保该地区从转型中获得更持久和具有战略性的利益。
中国对于全球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绕过SWIFT网络和美元的受控国际支付渠道,将补充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架构,该架构目前已包括人民币互换额度、全球清算网络和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
中国已成为清洁经济领域的全球领军力量,主导几乎所有清洁能源技术的供应链。中国经济发展议程越来越与脱碳目标一致。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和重工业的结构性放缓也意味着中国有望比之前承诺的更早实现碳达峰。
巴西面临着中国30年前经历的挑战: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中国走过的道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巴基斯坦向美国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即在阿拉伯海沿岸的帕斯尼修建一个新的深海港口。
西非已成为重要的采矿中心,黄金、钻石、铁矿石、铝土矿、铅、锌、石材以及锂、钴和铜等关键矿产的开采规模正在扩大。
显示 32207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