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的科学依据进行猛烈抨击之后,中国的减排承诺将成为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的焦点。
由于体制薄弱、国内创新有限以及过度依赖外国跨国公司,东盟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摆脱经济停滞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将更多储蓄留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应着眼于制定能为储蓄者带来更高且更可靠回报的政策,从而提升国内市场吸引力,比如打造一种所有欧洲公民都能使用的有吸引力的储蓄产品。
欧盟于今年3月公布《关键药品法案》,标志着其从危机管理转向出台积极的产业和准入政策。本简报探讨了欧盟如何通过该法案及配套措施,在这一领域落实开放经济安全原则,增强国内能力,同时保持全球贸易带来的益处,并概述了在确保欧洲药品供应安全的同时,不损害患者获取药品的机会或经济竞争力的具体政策举措。
凭借经济规模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尼西亚继续维持全球重要参与者的地位。国际观察人士正在密切关注该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本文探讨当代泰国文学华泰身份的体现,重点探讨文学叙事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和世代背景下表达身份的形成。追溯了学术界对华泰身份认同的解释的转变。
9月23日,中国正式开通全球首条连接中欧的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全程仅需18天。这条经由北极东北航道的新航线,是北京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增强物流自主性、拓展贸易机遇的战略举措之一。
1946年,纽约市被联合国大会选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让美国在过去近80年里在全球舞台上扮演异常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迈向清洁能源未来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其不断加速和深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影响。
由于针对消费者的激励措施不断变化以及西方对进口中国插电式电动汽车实施新的关税政策,未来插电式电动汽车的普及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政策和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专家意见,探讨插电式电动汽车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对亚洲碳市场进行了全面审视。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的报告显示,中国有望在2025年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峰值为52亿吨,煤电发电量今年也将迎来峰值,峰值为5.55万亿千瓦时,可节省高达9700亿元。
自2013年以来,上海实施了减少污染的重大变革:关闭或搬迁发电厂和工厂、推广电动汽车以及将地铁网络大幅扩展。
印尼于2025年1月6日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成为首个加入该组织的东南亚国家。印尼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是其扩大国际经济影响力、增强发展动力以及实现战略伙伴多元化的重要步骤。
马来西亚华人商会不仅仅是马来西亚华商利益的代表,已成为推动马中经济关系的关键行为体。如今,它们肩负着一项新使命:在深化马中经济纽带的同时,致力于促进马来西亚社会内部的包容性。
在电池领域,关键矿产只有经过日复一日的提炼,用于零部件制造和进行大规模电池生产方能产生重大价值。这正是大多数国家所欠缺的,而中国却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数字化是一股重要力量,正在改变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就业形势。
上合组织在欧亚外交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反映出其通过合作与互联互通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雄心。
印度必须积极寻求开发替代贸易路线,以强化其国际关系和经济联系。
南高加索地区如今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也是中国扩大其在黑海地区存在的战略机遇之门。
显示 32143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