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终结独生子女政策的消息属实,尽管新生人口有望大幅增长,这些婴儿还需要约20年时间长大,这显然无法解决中国目前的性别失衡或养老问题。
自阿卜杜拉国王2006年出访印度并签署《德里宣言》10多年来,两国加强了以强劲的贸易和频繁的政治互动为基础的双边关系。随着商业的发展,投资的增加和密切的安全合作,印度和沙特的关系已经开始发展至战略维度。
通过两个不同的数据集(国际国家级数据和韩国行业级数据),本文分析了经济开放对韩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还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索赔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国际惯例,也是国际工程承包商实现项目目标、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吉隆坡地铁一期项目成功索赔案例,为英标管理体系下国际工程项目索赔提供借鉴与参考。
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主线,以实现利率市场化为前提,以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原则,以鼓励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以构建资本项目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为保障。
爱沙尼亚倡导创建数字单一市场并从中看到了实际利益,特别是电子经济的发展。为此,该国推动有助于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实际上使爱沙尼亚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国家,包括欧盟以外的投资者。
特朗普决定让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尽管退出伊核协议备受争议,但从伊拉克、也门到叙利亚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更想摆脱中东这个包袱,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以色列未来将不得不与非传统伙伴发展合作关系,以谋求区域安全。
特蕾莎·梅为严肃的未来前景所做的努力并不令人信服,尤其缺乏治理的具体细节。英国和欧盟未来关系主要有三部分: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和治理。这三点都需要在联合协议中得以声明。联合协议的精髓是基于规则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协定,而不是关税联盟。
美国和中国之间持续的关税和对抗关税的漩涡可能影响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流。还可能对全球贸易和治理产生更加系统性的影响。总之,欧盟应该在贸易方面勇敢面对特朗普,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美国进行回击。欧盟还需要坚持自身的贸易自由化日程,坚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制和机构,并协同其它利益相关者共同采取行动。
受贸易和投资驱动,亚太地区在2006-16年期间的一体化进程稳健。大多数经济体都在区域一体化方面得到了适度发展。尽管亚洲在区域一体化进程方面排在欧盟之后,但近些年来,一些亚洲经济体已突破至由欧盟经济体占主导地位的顶层位置。
中国留学生在来澳前往往希望通过融入当地社会,和本地人交朋友并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但是,当他们离开校园后,往往会对社交体验感到失望——无法交上当地友人,且无法从当地企业获得有意义的工作机会。
在亚洲非传统安全联盟于新加坡举行的年度会议上,人们审视了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反应。本报告记录了会议专家们的反应和期望,希望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出建议,以便在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建立韧性。
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在避免贸易冲突方面,美国财长姆努钦无疑是一位英雄。如果人们认为,美国早该在贸易政策上与中国对抗,姆努钦则把他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此前,特朗普正在改变美中贸易关系,关注正确的问题。由于姆努钦的努力,美国现在又回到了老路上。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和经济变化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和位置。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而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开始从郊区办公园区转移到更适合步行的混合区域,以吸引并留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工人并支持他们之间的创意合作。本文对六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描述催化发展的过程。
过去十年间,通过智能技术和尖端设备的生产等方式,人们在转变能源效率形象方面付出良多。作者表示,需要在技术和设备两方面做出改变。但是,让能源效率真正变得更具吸引力需要的是政治意愿。人们需要用政治意愿来完全复苏能源效率的“酷炫元素”,并保证实现节约能源的全部好处。
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策略可能弊大于利。与其说打击政府的预期目标——中国企业,不如说拟议的关税实际上将损害美国高科技行业。关税黑名单上的产品主要是美国生产中使用的进口品。也就是说,拟议的特朗普关税将削弱美国的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关税是对中国高技术抱负的无效回应。
本文作者总结认为,中美应坐上谈判桌,交换意愿清单,确定优先事项,书面达成协议,更全面地开放两国商品、服务和跨境投资贸易市场,并淘汰歧视性的创新政策。
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旧强劲,除了资源进口外,中国的能源及矿业公司也直接“走出去”参与国际矿业的投资并购,中国的能源及矿业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收购了大量的能源及矿业资产。然而近几年能源及矿业公司业绩随着能源价格剧烈波动,不少企业面临资产减值甚至经营难以存续的风险。对能源及矿业公司资产减值、持续经营的评估变得十分重要。
中国对国际法的遵从性多次成为中国和欧盟的争议问题。与西方普遍认同的观点相反,中国并没有轻视国际法,而是频繁引用国际法。但是,双方对待国际法的方法存在显著差异。这些观念上的差异源自哪里?对欧洲的政策制定意味着什么?这些是本文作者将讨论的问题。
踏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五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战略方向。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需要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以及民心社会五方面(合称“五通”)进一步落实互联互通目标。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综合了“一带一路”在“五通”方面的最新进展,让您一目了然。
显示 31922 条中的 21441 到 214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