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兼具通用技术和“发明方法的发明”的特性,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会提升生产力水平。
世贸组织为各成员及公众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是监督贸易措施。人工智能有助于世贸组织更深入、更细致地持续观察贸易措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在经济增长放缓、金融环境趋紧、债务脆弱性上升以及气候干扰加剧的背景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展现出韧性与革新。
数字交付服务、平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扩张正在改变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各国如何在该领域吸引就业和投资、发展国内生态系统,并确保数字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
绿色产业政策正在亚太地区以多种积极且协调的方式得以推行。
东南亚向低碳能源转型正受到当地社区的抵制,这些社区因基础设施开发项目而受到不利影响。在社会动员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使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为能源转型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
特朗普呼吁与巴基斯坦开展能源合作,令许多观察人士感到意外。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的科学依据进行猛烈抨击之后,中国的减排承诺将成为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的焦点。
由于体制薄弱、国内创新有限以及过度依赖外国跨国公司,东盟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摆脱经济停滞方面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将更多储蓄留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应着眼于制定能为储蓄者带来更高且更可靠回报的政策,从而提升国内市场吸引力,比如打造一种所有欧洲公民都能使用的有吸引力的储蓄产品。
欧盟于今年3月公布《关键药品法案》,标志着其从危机管理转向出台积极的产业和准入政策。本简报探讨了欧盟如何通过该法案及配套措施,在这一领域落实开放经济安全原则,增强国内能力,同时保持全球贸易带来的益处,并概述了在确保欧洲药品供应安全的同时,不损害患者获取药品的机会或经济竞争力的具体政策举措。
凭借经济规模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尼西亚继续维持全球重要参与者的地位。国际观察人士正在密切关注该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本文探讨当代泰国文学华泰身份的体现,重点探讨文学叙事如何在不同的历史和世代背景下表达身份的形成。追溯了学术界对华泰身份认同的解释的转变。
9月23日,中国正式开通全球首条连接中欧的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全程仅需18天。这条经由北极东北航道的新航线,是北京在全球不稳定背景下增强物流自主性、拓展贸易机遇的战略举措之一。
1946年,纽约市被联合国大会选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让美国在过去近80年里在全球舞台上扮演异常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迈向清洁能源未来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其不断加速和深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影响。
由于针对消费者的激励措施不断变化以及西方对进口中国插电式电动汽车实施新的关税政策,未来插电式电动汽车的普及仍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政策和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专家意见,探讨插电式电动汽车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对亚洲碳市场进行了全面审视。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的报告显示,中国有望在2025年实现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峰值为52亿吨,煤电发电量今年也将迎来峰值,峰值为5.55万亿千瓦时,可节省高达9700亿元。
自2013年以来,上海实施了减少污染的重大变革:关闭或搬迁发电厂和工厂、推广电动汽车以及将地铁网络大幅扩展。
显示 3203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今年前8个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超20万标箱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