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的成功实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领袖地位的一块绊脚石,也是对多边经贸政策现代化的一种诉求。现在北京的武器库里又多了一个投射自身影响力的多边工具。
新冠肺炎已经导致全世界100多万人丧生,同时还造成了大规模失业,整个社会都遭到破坏。对于10个东盟国家和它们的5个伙伴———东北亚的3个和南太平洋的2个———来说,在这样的形势下走到一起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次大胆而无畏的信念飞跃。
当欧洲人还在梦想着能与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携手结束贸易战、“解锁”世贸组织并重振跨大西洋关系时,亚太地区贸易全球化进程的脚步正在加快。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巩固围绕中国的贸易集团,而是更多地代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另一种操作,表明世界对贸易自由化的渴望。
无论是“一带一路”本身还是为支持“一带一路”设立的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都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华盛顿与布鲁塞尔之间在伊核协议、北约成员国财政承诺、气候变化,以及欧盟在世界上的作用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使得跨大西洋关系降至历史低点。在这种背景下,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获胜受到了欧洲热烈欢迎。拜登任职后,美国和欧洲之间关系有望改善。
随着印度不断使国防供应多元化,以及美国欲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间的伙伴关系,美印两国可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实施“印度制造”计划,印度希望主要国防制造商能在其国内建立生产设施来促进制造业。美国国防制造商正好可以从中获利。
目前,印度是一个拥有7亿互联网用户的国家。到2025年,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预计将达到10亿。由基础设施、设备和应用程序组成的多层数字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安全威胁以惊人的速度加剧。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可确定优先级层次结构的方法,帮助印度有效利用有限的能力应对数字安全中最关键的挑战。
11月9日,辉瑞公司和BioNTech公司宣布,它们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超过预期。这一好消息引起了一波牛市:股市应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而飙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接近1%,为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冠病毒疫苗是否能帮助美国经济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呢?
今年年初,当新冠疫情在中国境内蔓延时,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骤降。但中国从疫情中迅速恢复,而其他地方仍处于疫情造成的混乱中,这种形势正鼓励大量资金涌入中国。这种转变将可能支持中国的中长期规划,其目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逐步放开对外国企业投资中国国内行业的限制。
15个国家签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协定,其中承诺在新冠疫情下提高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的收入并给予全球化支持者希望,使振兴世界贸易与合作并对抗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成为可能。
以为中国已过了制造业巅峰,这种想法既挥之不去,又误导害人。中国制造业事实上极具韧性,正如它持续增长和全球出口竞争力所证明的那样。中国制造业已经挺过了贸易战和关税战,基本上未受伤害,而且已开始未雨绸缪,从汽车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为国家在各类产品制造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做准备。
欧盟委员会和欧盟机构需要利用这场大流行病证明他们能够帮助欧盟成员国在开发新药和新疗法,确保费用可接受和提供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这篇政策简介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传统思维之后,未来欧盟的卫生政策。
香港有能力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因为它拥有大量外国银行,可以将外国储蓄用于此目的。除了硬通货组成的庞大资产池外,香港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此外,2019年香港继续“领跑”全球IPO市场,是向在“一带一路”地区运营的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平台。
过去几十年的技术进步一直是就业两极分化的主要根源。就业两极分化的趋势是,欧盟从事技术和非技术工作的劳动者相对较多,而中级技术工作却受到挤压。这意味着对高薪技能工作和低薪低技能工作的需求增加,而对中等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却有所下降。自2007-2009年经济大衰退以来,这种两极分化尤其明显。
世界正在进行数字转型,那些能够成功利用这一转型及其产生的数据的政府,可以作出更明智的政策决定,并更有效地分配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必须建立关于如何在数据生命周期中使用数据的明确规则。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只有7%的美国劳动力远程工作,但这种安排的流行程度多年来一直在上升。面对疫情,数以百万计雇主和他们的员工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开始远程工作,现在许多人发现他们自己正忙于应对这种“新常态”。
显然,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多方面影响将给拜登第一届任期蒙上阴影。但外交政策不容等待。就目前而言,欧洲人正享受着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美国总统的当选。当他们面对着疫情这一无形的敌人,威胁着他们和美国人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唯一渴望喘息的人。他们希望大西洋联盟在短期内成为第一个对抗疫情的联盟。
在自由贸易的好处受到质疑、世界各地对全球化产生担忧之际,签订一份泛亚洲贸易协定颇具象征意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它涵盖15个国家,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起来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中国巩固了其在亚太地区作为区域经济领导者的地位。尽管印度最终并未加入,但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西兰、韩国和东盟10个经济体达成协议对中国来说是一项重要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现有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弱点。这些弱点或会促使供应商更加重视供应链网络的韧性。那么,印度能否利用这个机会来巩固工业和商业基础呢?2020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公布“自力更生印度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印度和全球间的融合,增加制造业投资,让印度成为后疫情世界中跨国供应链的新全球中心。
显示 31185 条中的 11821 到 1184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